-
老舍文集:四世同堂
老舍
小說已完結69.81萬
《四世同堂》分《惶惑》、《偷生》、《饑荒》三部,近百萬字,是老舍作品中最長的一部,也是寫作時間最長、花費精力大、完成過程最艱難的一部作品。作品以抗戰(zhàn)時期的北平淪陷區(qū)為背景,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,形象、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、各色人等的屈辱折磨和苦難生活,最后逐漸覺醒,并奮力反抗的過程,歌頌了他們可貴的民族氣節(jié)以及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斗爭意志和抗戰(zhàn)決心?!端氖劳谩肥且徊俊肮P端蘸著民族的和作家的血寫成的‘痛史’和‘憤史’”,真實展現(xiàn)在日本侵略者鐵蹄下北平人民的災難和他們可貴的民族氣節(jié)。
-
敦煌本紀(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入圍作品)
葉舟
小說已完結99.99萬
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入圍作品,首部以小說筆法為敦煌立傳的長篇巨制。三大家族跨越半世紀的命運沉浮,說盡河西走廊的來路與歸途,前世與今生。清末,時局動蕩,大廈將傾。古老的河西四郡深處邊陲,少人問津,索氏一族被尊為“敦煌義人”,幾輩祖先在河西一帶為民請命,不惜舍生取義,捐出了七顆腦袋,直到“血衣”傳到當家人索敞。索敞謹小慎微,深居簡出,生怕家族的血腥宿命降臨在自己身上,然而他不知,深宅之內,一個密謀已久的圈套正在向他逼近。世興堂名醫(yī)沈破奴,早年逃難流落至敦煌,憑借個人的天資與勤勉有了立錐之地,日子雖不富貴,但也裕如,他的身世隱藏著關外三縣最大的秘密。敦煌沙州城的小商人胡恩可,一次偶然的中原之行,讓他深感道路閉塞、貿易乏力。他頗具手腕,開始秘密地給兒子們“鋪路”。先是許諾在莫高窟的崖壁上,給索氏開一座家窟,以彰顯其祖輩的忠勇功績,而后又威逼利誘,與沈破奴結成了兒女親家。豈料,這一番行為突然中斷,胡恩可罹患了中風,纏綿病榻,看盡了人世上的冷暖和恩仇。從此,兒子們這一輩人的大光陰開始了……三大家族,祖孫三代,歷經(jīng)半個世紀的生死傳奇里,隱匿著河西走廊的來路與歸途,前世與今生。作品以敦煌沙州城為俗世支點,莫高窟為信仰高地,描繪了西部百姓于跌宕曲折中尋路、開路、拓路的現(xiàn)實遭際與心路歷程,用文字復活了西部精神。
-
明代小說:禪真逸史與禪真后使(套裝共6冊)
清溪道人
小說已完結67.71萬
本套書包括《禪真逸史3冊》和《禪真后使3冊》共6冊?!睹鞔鋫b歷史小說:禪真逸史》寫的是南北朝時的事,又名《殘梁外史》《妙相寺全傳》),全書共八卷四十回。書中人物,如高歡、高澄、侯景、丁和、蕭正德、謝舉、朱異、和士開等,都史有其人;而薛舉、杜伏威、張善相都是著名將領,新、舊《唐書》都有傳;只有澹然、鐘守凈是虛構的,書前半部寫南北朝事大致參照史實,后半部寫杜伏威等人事,與史實有較大距離。本書的情節(jié)十分曲折,整體構架是一個佛教故事,它先寫澹然的德行,意在強調佛家的精神修煉,其后專敘杜伏威諸人之事,也是借以展示澹然的事業(yè)和高風。大致說來,本書可算作歷史演義小說的變種。《禪真后史》是《禪真逸史》的續(xù)書,六十回,描繪了唐朝貞觀年間的宮廷政治、軍事戰(zhàn)爭、社會生活動態(tài)。唐朝貞觀末年,上帝為掃除人間暴亂,殄滅妖氛,令已成仙的薛舉下凡,在盧溪州降生為人,名瞿琰。瞿琰經(jīng)仙僧指點,通五經(jīng),精武藝。年長后誅異僧、懲奸除惡,降魔除妖,最終仍舊急流勇退的故事,隨仙僧林澹然修煉,遁入禪門,成佛升天。